时间:2023-07-24
BG皇冠体育对于适合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研究,应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三大要素或三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活动进程的简称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这一点对于“学案导学”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
(2)引导性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放任自流,撒手不管。恰恰相反,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在编写学案时应依据教学内容,适时地、适当地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将难易不一、杂乱无章的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阶层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
(3)探索性原则:“学案”本身就是一份探索性的自学提纲。学案设计时要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根据课型的不同,学案的组成应有所不同,一般新授课学案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活动设计、达标练习、推荐作业、阅读思考等部分。复习课学案的编写应体现专题的特点,其内容应包含以下四大要素: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技能训练。
(1)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上述原则,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应研究这些内容: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以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深入挖掘知识点的能力价值。切合实际的制定出学习目标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础,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包括:智力目标和非智力目标,其中智力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非智力目标包括情感目标、心理培养目标等。
(2)编辑推荐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编辑推荐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3)选编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在学案的“阅读思考”栏目中,教师选编一部分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或最新科技成果,兼具知识性、思想性并渗透科学方法的文字材料供同学们课外阅读,通过阅读,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学生依据学案,借助教材、媒体,思考问题、解答问题,对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将之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并顺应新知识,形成新知识网络,从而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和理论,这是“学案导学”的主要环节。
学生自主学习结束,小组内同学讨论、邻组互补讨论。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师依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对学生自学达不到或不适应自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及时理解、掌握,并构建知识网络,同时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
这是因为,第一,该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来设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第二,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第三,学习目标的认定、学习效果的评价也主要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可见,此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活动的主动权。2.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学案导学”教学法以学案的形式,通过对知识点的问题化、层次化,教法的讨论化、示范化,技能训练的方法化、自主化,对教学情境进行创造。
利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自主、分散的,打破了以往整齐划一、齐步走的方式,就为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为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创造了条件。
1 吴 尊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育传播与技术,1996(3)
2 赵之兴.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近年来,随着国内IC设计水平逐步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IC设计带动了包括IC制造、封装测试、应用推广在内的整个IC产业链的快速发展,IC设计产业正在逐步成为支撑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目前国内IC设计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应用开发水平也急待提高。如何扶持中小IC设计企业快速成长和做大做强是进一步促进产业快速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的重大课题。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产品和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电子产品升级换代越来越快,而国内同质低价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内中小IC设计企业一方面承受着国外IC设计巨头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要随着市场热点不断调整自己产品的研发方向,这些严重妨碍了企业技术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研发投入。众多中小IC设计企业常常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考验。
本文以电子产品的研发链条为主线,从市场、企业和产业等不同角度,探讨提高中小IC设计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基于对产品研发中系统定义和应用方案的研究,提出了加强IC设计与整机企业互动交流,搭建政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平台,以应用促进IC设计产业发展的思路。
目前,国内IC设计企业约500多家,深圳达130多家,企业数量不少,但企业规模都很小。根据IC Insight的调查数据[1],全球2010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IC设计公司数量已达13家。排在前面的高通公司(Qualcomm)的销售额是71亿美元、博通公司(Broadcom) 65亿美元、AMD公司65亿美元。国内还没有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IC设计公司,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的公司有10家左右。根据CSIA的统计数据[2],2010年国内IC设计产业销售额合计363.85亿元,而国外前面13家IC设计公司的销售额合计达4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30亿元),国内和国外的差距十分惊人。
中国庞大的IT产业赢得了世界电子工厂的称号,也使中国成为IC消费大国和IC进口大国。2010年全球IC市场规模预计近2700亿美元。我国IC进口金额为1569.9亿美元(原油为1351.5亿美元、铁矿砂为794.3亿美元)[3],IC出口金额仅为292.5亿美元,逆差1277.4亿美元,约占全球IC市场规模的二分之一。虽然中国近十年的IC设计行业保持了高达45%的复合增长率,但IC的自给率不到20%,80%的IC特别是高端IC基本都需要进口。中国IC设计产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2011年1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六方面进一步鼓励和扶持软件产业和IC产业的发展。1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11]4号),这是继国发[2000]18号文后,国务院再次推出的支持IC产业发展的政策。可以预期,在“十二五”期间,我国IC设计产业仍将继续快速发展。
国内IC设计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模仿替代、差异补缺和创新超越。IC设计公司由于规模、产品方向不同,进入各个阶段的时间和持续的时间各不相同(如图1所示)。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企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得到加强,但在资金投入、人员配备和技术积累等方面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深圳IC设计企业基本进入第二、第三发展阶段,部分企业已处在创新超越阶段。如海思半导体、中兴微电子、国民技术、比亚迪微电子等公司,在通信、加密、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引领着技术发展的潮流。
企业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才算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和产品研发,这时IC产品方案成为研发成败和能否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IC产品方案包括IC的系统定义、设计方案和应用方案。系统定义决定了IC产品在整机系统中的功能及性能,包括采用的技术、标准、算法、模式和结构等;设计方案是实现系统定义所采用的工具、工艺和方法,以及设计、流片和测试的计划等;应用方案是IC产品应用于特定整机系统的应用范例。
对应于系统定义、设计方案和应用方案,中小IC设计公司一般配备了系统结构、IC设计、应用方案工程师完成对应工作,而大型企业则成立相应的独立部门。IC设计工程师受系统结构和应用方案工程师的主导,完成实现和执行层面的工作。系统结构和应用方案工程师决定了产品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推广前景,是公司命运的主导者。
业界已普遍认识到系统定义和应用方案的重要性,以及系统结构工程师和应用方案工程师在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型IC设计企业中,系统结构部门和应用方案部门的技术力量很强。他们可以从系统结构、技术标准、规范和算法等高级层面规划未来,也能够保证以很好的应用方案和技术支持把产品推向市场,所以企业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但在中小IC设计企业中,这两方面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技术人员中以IC设计工程师居多,有些甚至依靠IC设计工程师完成系统定义和应用方案的开发,有时会造成系统定义和应用方案质量不高,直接后果是产品推出后才发现IC定义缺乏远见、产品存在缺陷,应用推广遇到困难。目前,中小IC设计企业已逐步认识到系统结构工程师和应用方案工程师的价值,在不断加强对产品方案的研究。
中小企业要在快速变化市场中求发展,需要避重就轻走差异化之路。首先要建设一支在较高层面了解技术和市场的全貌,可以提出创新和差异化的系统定义的团队。目前,大部分中小IC设计企业之所以愿意从事消费类IC产品的开发,主因在于消费类产品为大众所熟悉,对整机方案和市场情况研究要求不高,IC设计工程师可以承担系统结构和应用方案工程师的工作,企业减轻了人员配备的压力。所以,IC设计企业若要追求更高的产品利润,可能需要避开竞争激烈、利润低、更新换代快的消费类市场,在未充分开发的IC应用领域(以下称目标领域)寻找发展机会。例如新能源电子、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数字装备等。这时,仅靠IC设计工程师去研究目标领域的整机系统和应用是远远不够的,可能需要引入目标领域的专有人才担当系统结构和应用工程师,或者与目标领域的整机企业建立紧密的互动合作,完成IC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系统定义和应用方案制定。
重视系统定义和应用方案而成功的企业数不胜数。在通信领域,超越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兴通讯和华为技术自不必说,在其他领域,成功的中小IC设计企业也很多。例如:芯邦微电子因移动存储控制方案及产品而快速成长;国民技术因领先的信息安全方案和产品而成功上市;江波龙专注于FLASH增值应用方案及产品研发而得到快速发展;珠海炬力BG皇冠体育、福州瑞芯、北京君分别专注于数字音视频、移动多媒体和嵌入式SOC产品研究而占领了市场先机,上演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的消费类产品发展的“三国演义”,佐证了系统定义和应用方案对企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电子产品的研发链条包括:系统定义、设计方案(IC设计、IC制造、IC封装测试)、应用方案、市场推广。笔者认为系统定义和应用方案是研发链条的价值核心,IC设计、制造和封测受工艺技术水平制约是研发链条的技术基础。系统定义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和生命周期,应用方案和市场推广完成了产品的价值实现。
深圳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产品研发体系的各个环节的紧密结合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中兴通讯、华为技术等公司从行业经验、技术趋势和行业标准上把握未来,在系统定义上占领通信领域的制高点。同时,企业制造系统将好的系统定义迅速变成了优秀的产品,市场部门将优秀的产品推广到了世界各地。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经过多年积累具有系统设计方面的优势,其整车产业环境提供了系统定义、设计开发和应用推广紧密结合的条件。这些企业的产品研发的各环节是紧密无缝连接,具有极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广大中小IC设计企业而言,系统定义或者来源于整机企业、或者来源于系统研究机构。在产品推广和销售阶段,应用方案由设计公司或者第三方的方案商完成,然后推广到整机企业。与大型企业内部的部门合作相比,IC设计公司与整机企业的合作关系受到信任关系的影响,既不密切,也不稳定。政府要促进IC设计产业的发展,需要营造适合广大中小IC设计企业发展的产业氛围,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进和营造像大型企业那样密切和稳定的IC设计和整机的互动研发环境,搭建IC设计企业与整机企业的合作交流平台,缝合电子产品研发产业链条,帮助广大IC设计企业深入到目标领域,寻找差异化产品,同系统厂商一起高质量地完成系统定义和契合市场需求的应用方案,在IC设计之前,努力做好未来IC产品的应用推广。
纵观国内IC设计产业的发展,“十五”是打基础、建环境的时期,“十一五”是孵化企业、出产品的时期,我们有理由预期“十二五”将是促技术创新、促应用推广的产业大发展时期。
目前,整机企业对国内IC设计水平的发展认识不够,对国产IC的认可度低,在整机产品研发时是否采用国产IC持迟疑、谨慎和保守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产IC的发展。
所以,政府要进一步扶持IC设计产业的发展,就要重视促进国产IC的应用推广。深圳是国内最大的IC产品集散地,整机企业、应用方案商云集,具有最好的国产IC应用推广条件。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简称深圳IC基地)已把国产IC应用推广作为近期基地建设和服务的首要工作。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重视促进IC设计企业和整机企业的互动,搭建IC设计与整机企业合作的桥梁。对于广大中小IC设计企业而言,系统定义和应用方案都依赖于与整机企业、应用方案商的密切合作。政府可以通过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提供合作项目资金补贴、推广采用国产IC的整机产品等举措促进国产IC的应用推广。
2)以深圳IC基地公共技术平台为依托,以高新区的IC设计孵化器为核心,规划建设对外辐射服务的IC应用产业聚集基地。目前深圳IC基地已与各区政府合作,通过旧工业区改造建设了基地的福田园、南山园和龙岗园,形成以手机、产学研项目、数字音视频、新能源等应用为主的IC应用产业园。同时,深圳IC基地与珠海、东莞、惠州、中山、从化等市合作建设基地的珠海分园、东莞分园、惠州分园、中山分园、从化分园,构建“泛珠三角集成电路设计协作网”,延伸IC设计到应用推广的产业链条,为深圳IC设计企业发展拓展物理空间和市场空间。
3)举办应用方案推介会、技术研讨会和国产IC应用论坛。通过这些活动,IC设计企业既可以向系统厂商、整机企业、应用方案商介绍新产品和新技术BG皇冠体育,又可以向他们了解对现有IC产品的应用意见,了解整机产品研发对IC的新需求。应用论坛还可以现身说法,介绍国产IC的成熟应用方案和成功企业案例,进一步促进国产IC的应用推广。
4)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促进IC设计共性技术研发、产品攻关和成果的产业化。深圳IC基地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对IC设计企业、整机企业、应用方案商、大学和科研院所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是产学研用各方资源互动融合和交流合作的平台。通过该平台,政府对IC设计产业的扶持政策可以高效实施;IC设计企业与整机企业的互动合作得以实现;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和成果产业化在政府扶持资金引导下合作完成;平台成为实施各级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和产学研项目的载体。
5)举办IC创新应用展览会。每年六月举办的“深圳集成电路创新应用展”主要面向国内IC设计企业、整机企业、应用方案商、科研院所和技术服务机构,汇集本土最新的半导体技术、创新设计和应用方案,展示IC设计和应用的最新成果,搭建IC设计企业与整机企业的合作桥梁,为产品找市场,为市场找产品,助力中国IT产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系统定义和应用方案是电子产品研发产业链条的价值核心,系统定义决定产品的品质和生命周期,设计方案决定了产品的成败,应用方案完成产品的最后价值实现,所以IC设计企业对于系统定义和应用方案应给予高度重视。
目前,大型企业的产品研发链条在企业内部进行了垂直整合,各环节之间紧密配合,形成了产品研发环境的创新优势。而广大中小IC设计企业处在系统需求与应用推广之间,缺乏研发链条之间垂直整合能力。这就需要在政府引导下,搭建和完善社会化的技术和产品研发链条。政府可以依托IC设计产业化基地、产学研联盟、行业协会等服务机构,对系统研究机构、IC设计企业、渠道商、方案商、系统整机企业进行合作引导和资源整合,重视产品的系统定义和设计,重视国产IC的应用推广,推进IC设计和整机企业的互动、交流与合作,营造社会化的适合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发展环境,促进IC设计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1]孙再吉,13家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Fabless公司,《半导体信息》,2011年第1期
本市中心城区以外的县城、城镇、独立工矿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各类建设项目(包括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农村聚居点建设项目、旧场镇改造、林盘聚居点整治建设项目及其配套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和其他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适用本办法。
为了加强全市农村地区住房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的管理,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土地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区(市)县相关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农村单体建筑三层及以上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及以上工程规划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
镇(乡)政府负责本区域内单体建筑三层以下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
农村地区规划建设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省地”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的原则,满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技术导则》、《*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技术导则》、《*市川西林盘保护整治建设技术导则》、《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设计技术导则》、《*市村镇居民自建房工程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等技术标准。
充分发挥农村村民委员会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各级建设管理部门或镇(乡)政府对农村村民委员会或群众的举报均应按职责和法定程序查处。
农村集中居住区(点)项目(聚集户数平坝地区50户以上、丘区和山区15户以上的农村居住区[点])建设的项目业主可以是项目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是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及其居住区建设的部门、机构、经济实体,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共同成立的合作组织。
农村集中居住区(点)建设应当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农村集中居住区(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由农村集中居住区(点)建设项目业主会同项目所在镇(乡)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和产业发展方向组织编制。方案应载明以下内容:建设方式、用地规模、取得建设用地的方式、原宅基地规模及复垦整理方案、集中居住农民的户数及人数;分期建设计划、配套设施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投资来源、实施单位等。
《农村集中居住区(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后,由农村集中居住区(点)建设项目业主报区(市)县政府审议。
农村集中居住区(点)项目实施方案、其他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经审查同意后,应按照《*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的要求进行选址。
农村集中居住区(点)选址确定后,由农村集中居住区(点)项目业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照《*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编制农村集中居住区(点)规划设计方案。规划设计方案应达到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包括各项设施配套、建筑形态和户型以及立面效果图等)。
其他建设项目选址确定后,由项目业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编制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农村集中居住区(点)规划设计方案编制过程中,应当充分征求村民意见。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完成后,应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审议,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讨论同意后,上报县级规划管理部门审查。
县级规划管理部门组织对农村集中居住区(点)规划设计方案、其他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审查,符合镇(乡)总体规划或村规划的应及时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不符合要求或审查后要求方案进行重大修改的,应按审查意见修改。修改后的方案应重新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讨论同意。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各类建设项目均应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农村集中居住区(点)项目业主持经审查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及实施方案等文件、材料,向项目所在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农村集中居住区(点)建设用地,符合条件的,核发《建设用地意见书》。
其他建设项目由项目业主持经审查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及可行性方案等文件、材料,向项目所在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符合条件的,核发《建设用地意见书》。
农村集中居住区(点)项目,可按照建设规划和项目计划分期实施,各分期工程可作为独立项目报建。社区内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独立公共配套设施项目,以及其他建设项目,可根据项目规模和性质按相关规定单独报建。
农村集中居住区(点)项目、其他建筑工程项目应办理建设项目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施工图阶段)审查。单体建筑三层及以上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及以上工程,项目业主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建设工程勘察和施工图设计,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技术审查。
“统规统建”的农村集中居住区(点)项目和单体建筑三层及以上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及以上工程,项目业主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报告及相关资料,向县级建设管理部门办理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行政性审查和备案。
三层以下的低层建筑,可按照建设规划选用经审定的农村住宅通用图、标准图,并委托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深化施工图设计。
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备案,应按《*市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方案》要求实行并联审查。
“统规统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点)项目和单体建筑三层及以上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及以上工程,在办理了质量、安监备案后,项目业主持质量、安监备案表和《建设用地意见书》、《规划审查意见》等文件、材料向区(市)县建设管理部门申请施工许可证。
“原址自建”和“统规自建”的农民建房工程及单体建筑三层以下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工程,建设业主应向镇(乡)政府提出开工申请,经审查同意后,由镇(乡)政府出具开工通知书,方可动工建设。镇(乡)政府可提请区(市)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协助对勘察、设计、施工条件、施工单位(或技术工匠)的资格和施工组织予以审查。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的单位,依法承担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责任和义务。施工单位或工匠在与业主签订工程施工合同时,要同时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书。
农村集中居住区(点)项目、其他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工程质量,由批准开工的机关负责组织监督检查。
“统规统建”的农村集中居住区(点)项目和单体建筑三层及以上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及以上的工程项目,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技术规范执行,由县级建设管理部门直接负责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
“统规自建”和“原址自建”的农民建房工程及单体建筑三层以下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工程,由镇(乡)政府负责质量监督检查。县级建设管理部门应指派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管员,协助乡镇政府进行技术服务和技术监督。
由镇(乡)政府牵头,建立村级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社会监督制度。农村村民委员会可在村组选聘有责任心和具有一定施工技术常识的农民为农村建设质量安全义务监督员,受农村村民委员会的委托,进行巡查监督,对巡查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所委托的农村基层组织或上级主管部门。
“统规统建”的农村集中居住区(点)项目和单体建筑三层及以上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及以上工程项目,由项目业主组织竣工验收,验收合格的向区(市)县建设部门办理竣工备案。
“统规自建”和“原址自建”的农民建房工程及单体建筑三层以下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工程,由业主组织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农村集中居住区(点)项目需进行综合竣工验收的,应按《*市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方案》要求实行并联审查。
农民住宅和居住社区配套的设施建设项目,不得收取报建费。其他建设项目,业主应按当地的相关规定缴纳市政设施配套费。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真实的案例,并与我们身边熟悉的生活内容相联系,来学习专业的课程知识的过程。但是案例教学方法并不是随便设计的,在案例设计中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下面我们简单论述一下,软件工程案例教学法设计的基本原则。
众所周知,软件工程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理论与实际情况相联系,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联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软件开发专门技术,并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在案例选择和设计的过程中,要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来展开。
案例设计的真实性是指,要通过实际的项目作为研究和讨论学习的核心,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接触真实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和操作能力,为以后的软件开发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另外,还要邀请国内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或资深比较深厚的软件工程师,对案例进行编写以及对开发的实际项目进行讲述。
软件工程课程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都比较广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还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才能将实际的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和实践,同时也扩大了应用的范围,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有着积极的意义。
面向对象方法学和生命周期方法学是软件工程的两种基本方法学,这两种方法学都把软件的生命周期,分别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对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实现。因此在对于案例教学法的设计,要按照不同的阶段对系统开发进行设计,针对其中不同的现实问题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案例,并且对案例的应用要分阶段的进行降解。当整个案例课程教学方法完成后,再对学生布置几个综合性的案例,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印象。一般来讲,综合性的案例内部联系往往比较紧密,包括的内容也通常比较多,运用和调动的知识和技术也比较广泛,因此,从整体上来说,综合性的案例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案例教学是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对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我们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首先,通过案例讲解后,让学生们知道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然后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真实的、易于理解的实际案例导入到软件工程的教学中去,把软件工程课程中抽象的概念和理论,通过具体的实际案例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举例来讲,当讲授课程中生命周期方法学时,课程讲解从问题的定义出发,再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然后进行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工作。这样把学生接受的知识有序的连接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掌握DFD、E-R图、Warner图、HIPO图以及Jsckson图的绘制和测试方法,并且理解基本的含义和作用,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案例教学的应用必须要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的设计和分析中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此我们对软件工程课程进行了综合案例设计,具体设计内容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项目组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然后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立项目开发计划,对每个组成员进行分配任务,确保每项任务的进度和项目使用的各项工具。对每项任务需要完成的时间和日期进行规定,最后再对项目开发计划进行评审,不断完善。
需求分析是项目开发和设计研究性强度的分析,通过对项目任务的结果和进度,相关负责人员对项目需求性进行分析,并撰写“需求分析说明书”,然后再经过相关的评审人员进行评审,不断完善需求分析内容。
参考项目进度和任务分配结果,以及“需求分析说明书”,由相关负责人对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并对具体的设计内容和任务进行细分,其他人员要辅助开展完成项目设计任务。然后对设计内容撰写“软件设计说明书”其中包括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以及人机界面设计,并撰写相关的“软件测试计划”。其中人机界面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设计过程中要兼顾考虑技术和人两个方面的因素,保证界面的一致性、简洁性以及易操作性。
按照项目的具体任务要求,以及相关的指导说明以及计划书等,完成具体的软件工程项目设计,达到项目设计的要求,实现项目设计的目标,并撰写相关的程序设计清单。
“象征,是借助一种文化形式表达另一种特殊意思的表意方式。”象征起源于人类生产劳动实践,是人们沟通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其表达形式丰富多彩:宗教、语言、文学、艺术、民俗等社会文化生活都普遍存在着象征现象。象征是集体意识经过一定时间积淀而约定俗成的观念形态,因此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象征的表意功能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出一种复杂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象征含义被不断地拓展、丰富,因此给解读象征涵义带来了诸多实际困难。
如前文所述,象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因此进一步说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一部分的包装设计也存在着象征现象,这正如黄薇等人所说:“…试图通过象征元素,给消费者联想,引导他们对包装性质的理解,激发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识以及特定的文化上的亲近感,最终对产品形成购买的欲望。”包装设计中的象征问题,吸引了有关学者的目光,出现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是对象征原理作宏观探讨,而较少涉及实际运用。鉴于此,本文从包装设计的五个组成要素的象征意义出发,探寻象征手法在包装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材料是商品包装赖以成形的物质基础。人们从使用天然材料到使用人工合成的高科技、无污染的环保包装材料,均体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段性成果。材料的选用除了考虑保护商品、降低经济成本、工艺条件等之外,还应当兼顾包装材料的象征意义。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具有勤劳、勇敢、善良、热爱生命、崇尚自然与人文精神等优良性格,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象征文化,并赋予材料特殊的象征含义。
从包装材料的发展来看,远古先民们最初使用天然的材料,如植物的叶子、藤条以及手工编织物等,进行物品的捆扎与包裹。这种方式尽管原始,但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却是生态、天然、环保等意义的象征。当下的一些商品很好地借鉴了这一象征意义。例如,著名的“酒鬼酒”内包装,酒瓶的外部采用古朴淡雅且具有麻袋质感的包装,口部以麻绳捆扎,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恬淡自然的性格意蕴,亲近消费者,使消费者从中获得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
此外,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独特象征意义的材料是青铜与玉。《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在古代中国夏商周时期是极为贵重的材料,以此制成的青铜制品被统治阶级用于祭祀与战争,是统治者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玉器在古代中国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儒家更是将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伦理道德观念比附于玉这种温润晶莹的材料之上。当然,这两种材料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不宜用作包装材料。但是,凭借现代科技手段,研制出了在外观与质感上类似于这两种材料的新型包装材料。将具有青铜与玉材质美的新型包装材料运用于酒、饮料或礼品等的包装中,依托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无疑将大幅度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由上可知,在包装材料的选用上,应选用具有象征意义的材料,充分发掘材料背后隐藏的象征意义。
包装造型包括包装容器造型和商品销售包装造型。包装造型对于保护商品、促进销售具有重要的意义。包装造型与包装材料的选取、包装结构的设计同构互补,相辅相成。良好的功能性和优美的形式感是包装造型设计最基本的要求。
包装造型方法主要有模拟自然物造型和一般器皿造型两种。由此,可以从这两种器型来考虑象征意义在包装造型中的运用。模拟自然物造型,可分为模拟植物与模拟动物两大类。某些动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例如,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仿葫芦造型的陶瓶,考古学家们认为葫芦与“多子”的信仰有关。此外,葫芦还被用作一般的酒壶。因此,将包装容器设计成葫芦的造型,易为消费者所接受。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来已久,是中国古代贵族与平民喜闻乐见的形象。在现代社会,将龙的形象用于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比比皆是。在传统器物中,鼎的造型最具象征意义。相传禹铸九鼎以象九州,鼎成为国家权利的象征,汉代鼎的出土被视为祥瑞。所以,包装造型设计完全可以采用鼎的造型,以体现中华文化的传统特色。“三星堆古酒”的容器造型是体现包装造型象征意义的成功实例之一。其酒瓶的造型仿照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商代祭祀坑中的青铜面具造型,蜀祖“蚕丛”纵目、大耳的形象,既神秘狞厉又古朴率真,使消费者在饮酒过程中,又体验到了独特地域的文化魅力。
人们对于物体的感受首先是色彩,然后才是形状。据研究,人在接触商品的最初20秒内,人的色感为80%,形感为20%。由此可见,色彩在包装设计中具有先声夺人的气势。当消费者把视线投向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包装的色彩,以及由诸多色彩所形成的统一色调。
在古代中国,颜色被赋予了广泛的象征意义。例如青色象征东方、春天;红色象征南方、夏天;白色象征西方、秋天;黑色象征北方、冬天,以上四色构成了四方与四时的象征系统。古人还以黄色代表中心方位,黄色和青、赤、黑、白四色与古代的五行――土、木、火、水、金相对应。此外,古代服饰、用器等也有明确的色彩使用等级,不能够僭越。因此色彩的象征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蕴纷繁。例如,在婚庆喜筵、贺礼祝寿等喜庆场合,红色是最常见的色彩;黄色与土地、黄金的颜色相近,因而是地位与财富的象征,古代帝王的服饰通常为黄色这一现象即为明证。
色彩的象征意义除了部分来源于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和之外,人们对于色彩的生理反映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色彩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产生不同的联想,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因此,在具体实践中,首先应考虑目标消费者群体的色彩喜好,灵活运用色彩的象征意义进行设计,避免使用禁忌色彩。其次,还应兼顾色彩对消费者生理与心理的影响。
包装的文字设计在包装视觉传达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包装中的文字不仅可以准确反映商品信息,而且还是提高包装艺术魅力与文化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包装中的文字设计包括商品的名称、商品的品牌以及我国包装法规中所要求的必须出现的文字说明部分。
中国汉字历史悠久,从最早的陶纹刻符到后来的甲骨 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BG皇冠体育、行书、草书等,虽然在字形上有所变化,但是却自成一统,具有独特的表意性与象征性。汉字本身就是表意的符号,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构成系列表意系统,即以特定的符号表示特定的意义,而且意义的背后还有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意义,这就是文字的象征。同时,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说文解字・序》:“苍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这里的“文”就是“纹”,即文字从发生学上同纹样是有联系的。“先天的纹化品格使得汉字几乎在诞生之初便具备了艺术构形的形态之美,字体结构的对称、均衡,寓方于圆,刚劲挺直又具柔性之美的比划之线条,欲放欲收、抑扬顿挫、飞驰舒缓的笔势,完全表现出那种得自于纹样艺术又超于其上的独特之美。”由此可知,汉字无论是意义还是形式,都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所以,在包装的字体设计中,应当充分运用汉字的表意与象征功能,既要注意文字本身意义上的象征涵义,又要注重文字形式上的象征表现。
图案设计是包装视觉设计中除色彩、文字之外的第三大构成要素,在包装设计中亦占有重要的位置。包装中的图案设计,对于正确传达商品信息、美化商品包装以及促进商品的销售具有直接的意义。
在中国图案的发展历程中,趋吉避凶、寓意美好的吉祥图案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中国是个吉祥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国度,吉祥象征文化的存在非常普遍。这种吉祥象征文化,源于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其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吉祥物,涉及植物、动物、器物、符号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吉祥物主要通过图案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用蝙蝠的图案象征福气、用并蒂莲的图案象征爱情、用猫与蝴蝶(耄耋)的图案象征长寿、用榴开百子的图案象征多子多孙等。吉祥图案的象征意义是在历史上约定俗成的固有观念形态,是人们审美情趣、人生追求、价值取向等逐步沉淀与积累,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与中国相类似,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吉祥象征物,这或许是人类文化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档案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履行其服务职能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958年的全国第二次档案工作会议上提出过一个方针即“以多快好省地开展对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为纲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来为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和生产建设服务为政治战线、经济战线和思想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为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这个方针是根据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农业生产的形势以及全国档案工作发展的具体情况而提出来的它为档案工作指明了服务方向。档案工作也正是把握住了这一正确的服务方向而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及档案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相反在“”横行时期认为“利用为纲”是修正主义路线从而使档案工作失去了正确的服务方向。实践证明档案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在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上不致于失去前进的目标。
因此新时期档案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开展档案利用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大胆地进行档案工作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既要积极又要慎重要以同志指示的“三个有利于”为前提无条件地执行党关于档案开放、开发、公布与利用的方针、政策、法规坚持以社会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原则实现档案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统一确保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维护安定团结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有一个正确的政治定位。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突出地表现在档案利用工作这个环节上。提供档案的服务形式包括档案的检索及开发编研档案信息等。服务形式的精品定位就是使档案检索及传递的档案信息最有效、最具特色。
档案检索方式有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在目前传统的手工检索占有很大比重各档案部门在手工检索的途径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编制了多种形式的检索工具。但实践证明有一些检索工具是重复的或者是编制不科学、用起来不方便的。不仅利用者不常用就是档案人员也不愿用。在编制检索工具中出现了求“多”不求“精”的现象,出现了一个误区认为编制的检索工具越多档案工作服务质量越高。但事实正相反正因为编制了一些不科学、不易操作的检索工具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影响和限制了其它利用工作的开展反而降低了服务质量。
在信息开发和编研工作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选题不典型盲目性大。一些档案部门为达标升级应付检查随便选几个题人人都来编研使编研产品层次低质量差实用性不大利用价值更小。有的选题虽好紧跟形势但因编研时间过长失去了时效性影响了作用的发挥。
针对这种情况面临社会的发展及现代技术的应用档案部门应转变观念在服务形式上树立“精品”意识。不要再编制不科学、利用率小的手工检索工具应编制一些必要的、方便利用的手工检索工具并作为向机检过渡的基础工具检索形式要在计算机检索上多做文章不断研究探索计算机检索的有效途径。开发编制标准统一、利用者易操作、高质量、全方位的计算机检索途径逐步取代手工检索为利用网络技术提供档案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在信息开发及编研工作上要根据利用规律及社会各项工作发展的趋势、目标提前作出预测有目的地进行选题突出重点使开发的信息及编研的成果具有特色积极利用现代化的开发编研手段加快开发编研的进度缩短开发编研的时间多出“精品”通过最快捷的检索途径把最优秀、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利用者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决定因素档案工作服务质量的好坏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在档案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人员素质内涵不断丰富。人员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时代意识。
1政治素质指档案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政治态度及职业道德等。这就要求档案人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按照同志提出的“讲政治”去做做到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加强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要在涉及档案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恪守档案工作纪律贯彻执行《档案法》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热爱档案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无名英雄更新观念开拓进取。
2业务素质是指档案人员履行职责的知识水平和技术实践能力。档案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相应的专业知识即不仅学习掌握档案学理论知识还要熟悉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文化、理论与科学技术比如文史知识、社会学、情报学、统计学、心理学、传播学及现代化设备的操作技术,特别是从事信息开发和编研工作的人员必须以“博才”或“通才”取胜。档案人员不但要有继承传统档案工作理论的观念还要有研究探索档案工作发展中出现新情况的意识利用先进技术解决新问题丰富和发展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1信息意识。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档案人员应增强对其信息性的认识程度提高辩别水平和处理能力增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意识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
2市场意识。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档案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档案人员应开发档案信息并主动与市场经济接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去为其服务树立起强烈的市场意识。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竞争机制档案人员使档案信息进入市场首先要有质量意识、效益意识,要根据信息市场的需求优化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开发含“金”量高的档案信息并及时把能产生极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档案信息推向信息市场,使档案信息在市场环境的作用下找准位置发挥其作用。
从生命美学的角度来说,在宇宙的原初,各种鲜活的生命因素不仅弥漫于整个宇宙,而且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各种生命因素及其发展过程都是相互依存、彼此确证的整体性的存在。这意味着,大到整个宇宙,小到每个具体活动,彼此之间都是平等和谐的,都对过去、现在、未来开放。由此,我们可以推论,作为以人为主体参与的教学活动最理想的状态也是由师生等各种教学因素构建的,生生不息的,和而不同的状态。这与新课改的精神理念是一致的。基于此,同时为了响应全区今年九月开始的高中新课改,我们截取了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案设计,作为我们研究高中新课改后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对比传统教案设计的优势和不足,尝试进行语文教案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在研究的第一阶段,从宏观上提出语文教案设计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则——生成性,希望能为新课改的探讨略尽绵薄之力。
新课改是大势所趋,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包括教案设计在内的各种新变化,但是,新事物终究会代替旧事物并不意味着新教案设计就会与原有教案设计彻底决裂。我们对新教案设计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教案设计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才显得科学而有意义。
当新课改来临后,国内学术界对传统教案设计进行批评的文章比比皆是,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也不乏偏激之语,在这里不再赘述。但冷静下来,笔者认为,传统教案设计并非一无是处。比如传统教案设计强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紧扣课本内容,狠抓基础知识,设计步骤力求清晰严谨等等,这与新课改的理念并不矛盾。新课改在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同时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体作用,新教案设计应是师生双主体构建的过程;新课改要求我们的课堂要开放,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抛开课本和基础知识天马行空,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由课本联系到广阔的社会人生;新课改要求师生互动,强调备课、上课、课后都是生成的,并不意味着写一份严谨的教案就会被认为落后跟不上形势,新教案设计形式到内容都可以多样化,但必须科学严谨。此外,传统的教案设计虽然更多地指向高考而显得功利性大于人文性,但也不意味着新教案设计就可以完全抛开高考,专门讲人文。从现实来看,高考选拔制度虽然存在弊端,但仍然是目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拔制度,所以仍然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那么,只要高考存在,完全抛开教育的功利性就显得武断而幼稚了。所以,我们的新教案设计的有效性之一仍然会指向高考,但绝不会以高考为唯一的目标,而是力求在功利性和人文性之间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伽达默尔说过:“我们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在传统之中的,不管我们是否了解这个传统,不管我们是有意识地对待它,还是完全盲目地认为我们正在重新开始——这一点也改变不了凌驾于我们之上的传统的力量。”当我们把矛头都指向传统教案设计并为新课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或者已经在热火朝天地努力着的时候,我们想说的是,请停下来思考一下过去和现在,不要浪费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汲取、为我所用,或许我们会有新的感悟,从而走得更稳更远。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否定、超越的生成过程。其实,作为生命表达的文学艺术也是这样。文学艺术以有限的在场联系着无限的不在场,因此艺术的生命意义必然会被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同一时代的不同人,不同时代的人所不断解释。而每一次言说,就意味着原有意义在某种程度上的丧失,新的意义随之产生,生命意义因此不断丰富,从而更接近生命的真实和完整。正如金丹元先生在《比较文化与艺术哲学》中所说:“云彩追求无穷无尽的空间,在追求中不断变换自己的形态,他不计较原形的存在与否,因为丧失本身就意味着新生。”生命也如云彩一般,并非一目了然,清晰可辨,她“常常是以不清楚或不愿清楚而现身露脸的。要想使一个东西更清楚,必须一刻不停地和不断说下去。”不清楚意味着生命的空白,空白意味着未知,未知必会激发人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因此作为生命表达的艺术更愿意选择不把生命看得一清二楚,而宁愿把生命的一部分留给未知,宁可相信生命中还有一团漆黑的地方,以此激发作者和读者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在艺术的天空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文学文本为主要载体的语文课,其教案设计是否有效与教案设计是否具有生成性密切相关。
我们要对教案设计的有效性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一份教案设计是否具有生成性是判断其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么,何为教案的生成性资源?笔者认为教案设计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大致可分为教师对教材的个性化的理解,集体备课、说课给教师带来的启发,上课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课堂上师生互动形成的火花,与时俱进的资源,教学后记等等。而在这么多的生成性资源中,笔者又仅仅以课堂上师生互动造成的火花作为论述教案设计生成性资源的一个切入口,因为笔者认为这一部分的资源代表着师生相处最和谐的状态,代表着师生最灵动的智慧,最具不可预知性和创造性,因而也最具生成性。
由于实施新课改后对讲台作为权力中心象征的消解,课堂成了师生展示各自演技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师生都是主角,只有互相唱和、互相配合才能把这出戏唱下去,并唱得漂亮。教师的举手投足、语言、眼神都充满了个性化的表达,学生由局外人一跃成为戏中人,他们积极投入到戏中来,教学过程终于成了由师生双方高兴参与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于是在这个舞台上,师生时刻关注着对方的表演,并努力完成自己的表演,在对方鼓励理解的眼神中,不仅看到了尊重和认可,还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对象化。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不仅仅是舞台上的表演者,还希望自己的表演有观众。理想的教学过程满足了师生表演的欲望,尤其来自“内行人”,即“同台演出”的“演员”的欣赏,更让人信心倍增。而由于这是一场合作式的表演,因而产生了双倍的动人效果。原有的教案设计无论多么有预见性、多么完善,都不可避免地在此时遇到一些“意外”,教师会根据实际的“意外”,对教案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更适合师生的发挥。
在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从网上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因此无论教师在原有的教案设计中准备得多么充分,也必定有其“未知”的一面,学生也必定有其“已知”的一面,此时,通过课堂的交流互动,就可以实现知识的优势互补。笔者在上课时就深有体会。每一次学生的课前演讲都让我大开眼界,学生关注的东西非常广泛,政治、经济、文化、体育、音乐……无所不包。所以,我常常会抛弃原来设计的上课导语,顺着学生的演讲导出我今天要上的课,既尊重了学生,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比如每一次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对话,学生的新观点经常让我灵感突现,说出我在备课时根本想不到的例子或话语。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交流互动会让师生拥有更多的知识。
师生在课堂上都有情感表达与交流的愿望,新课程标准更是要求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为目标。因此,在理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真情涌动、心潮起伏中将每一个知识点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通过真诚的情感演绎,把“对无穷宇宙的探索,对大千世界的众生百像,对人类历史的演进,对善恶美丑的褒贬都有效地转为学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冲动”。学生同样可以表达真情实感,在交流互动中得到情感的宣泄,获得学习的动力。正如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总之,尽管师生双方对同一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但畅所欲言所带来的愉悦,被人倾听所带来的慰藉,必将唤起师生心底最深处的共鸣。情感教学也是教案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维度。通过课堂上的对话互动产生的耀眼火花,丰富了学生,也丰富了教师,师生有了无限的再生性和多元性。由此而来的教案设计必定是最具时效性和有效性的。
总之,师生在知识与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了相当的积累,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带来质变。在教学过程中的质变就是师生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在知识与情感方面都得到“净化”,从而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这是教学过程中最理想的状态,因为“教学双方的独立性受到尊重,创造性得到发挥,教与学相互配合、和谐发展,教学过程呈现前所未有的民主范围,教与学在智慧、知识、智能的审美体验中达到了教学的最高境界——自由”。这种自由是最真实的自由,同时也是不断发展前进的自由。教师获得最大的自由后,再进行新一轮的教案设计,他会更有动力、更有兴趣、更有资本。而理想的课堂不会用有限的结论终结无限的对话过程,而是大家接着说。在这个意义上,师生双方其实都是教案设计的生成性的设计者,因此,笔者才说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是最具生成性的资源,它将不时督促着教师对原有教案设计进行及时调整,而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又会忠实地记录在教学后记中,成为下一轮教案设计的背景资料。这样的教案设计,不再是静止的,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时段、某一批学生、某一节课,而是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从而也是最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也是最有效的。
既然教案设计的有效性标志之一是其具有的生成性,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做好一份教案设计呢?初步推论,既然生成性是教案设计有效性的重要标志,那么教师本身对教案的理解和设计也应该是生成性的。比如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先进的教学理念,具有比以往更强大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时刻学会为教案留白,永远不要想着万无一失。教案的不断变化,正是新课改下语文教案设计的最大魅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的教学要求。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对传统教学形成了极大的冲击。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最近几年在国内研究较多,主要用在直观性比较好、操作比较强的课程中,但对于逻辑思维要求高的程序设计教学中,研究甚少。为了为使广大教师对建构主义有一大概的了解,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学习为目标指向,结合程序设计的教学实际,以C语言for循环语句为案例,具体地探讨一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2)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探索的目标。
(3)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利用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5)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8)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目前C语言的教材是首先系统讲解了有关概念、原理方法,最后才是举例和应用,对于学习者来说知识点太多,难以理解,不符合学习思维习惯,很不利于知识的构建。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习目标则更被人们所看重,因为它决定着学生意义建构的方向,也确定了教学设计应当围绕学生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这一中心。现以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为例,经过深入分析,得到for循环语句的教学目标如下:
A、理解for循环语句应用场合;B、掌握循环操作的规律性;C、掌握循环条件的确定;D、理会For循环流程图及执行过程;E、掌握For循环的格式;F、For循环语句的应用。
在学习目标的分析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应当关注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指导学生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群体合作交往、情绪控制能力等多方面同时进步。
从前面得到的教学目标来看,知识点比较多,必须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分阶段,分步骤,使目标渗透到所创设的真实情景中,从而实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构建。
学习活动的真实性一直被认为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重要特征。持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学者们认为:真实性的任务可以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它有助于学习者用“真实”的方式应用知识,在知识的应用中建构知识的意义;真实性的任务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与他们相关的和有意义的,这是维持学习动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环境的强调和重视,使得“创设真实情境”成为教师开展有效教学以促进和帮助学生实现“意义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设计真实案例的原则为:要具有代表性,要覆盖所要达到知识点,还兼顾学生的知识点。从这一原则出发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例题。
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必须对新信息(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亦即通过认知结构的发展变化形成新的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发展变化有“同化”和“顺应”两种基本的途径或方式。同化,是指学习者把外在的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顺应,则是指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外在信息产生冲突,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或变化BG皇冠体育,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与顺应相互交替、循环往复,学习者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了认知水平,完成了个体的自主性建构,实现了“意义建构”这一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主义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引导、帮助和促进作用,这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条基本原则。
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建构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事实上,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不同的方面,学习者通过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因此,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充分沟通与合作,强调学习者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注重在程序设计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媒交互等多种具体方式,通过协作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加完善。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并不忽视教师的作用。在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为学生创设一些具体的问题情境外,教师还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特别是在学生自我探究之后,教师可以就学生学习中所提出的问题或教师自己安排的其他适当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开展协作学习,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在组织学生“协作”、“会话”(讨论学习主题的有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帮助学生弄清回答的根据和理由,组织、引导并虚心平等地介入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教师要把握所讨论的“问题”的价值性,“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具有一定的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开放性;注意问题的阶梯性(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即站在学生现有水平的稍高处,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通过连续地问题解决活动,将对规则的理解从一个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教学实践表明,在促进智慧技能学习的迁移方面,最好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新任务”,在不同的情境中呈现“变式”,提供精加工的练习。鉴于此,教学后,除课本所附的问题外,还可以适当增补一些有针对性的材料以丰富学习情境、拓展学习主题。通过知识的广泛应用纠正学生原有的错误认识和片面理解,在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建构性学习不是简单地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建构性学习要求学习者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任务,要求学习者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通过诊断与反思以判断自己的学习进展及与目标之间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理解和帮助思考的策略,完成对知识的深层次建构。与此相应,教师则应当有意识地注重提高学生认知意识的水平和自觉的反思监控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诊断反思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完成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视和调节,评价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水平,逐步地使自己的反思监控水平从外控向内控、从有意识向自动化水平发展。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现代艺术设计呈现“传统文化与地域化”的特征。我们的传统艺术积蓄着种种丰沛的可以借鉴的设计元素,这就是泱泱华夏几千年文化的智慧结晶,并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无可取代的艺术瑰宝。重新审视我们的家纺图案设计,从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根源入手,对中国传统图案进行创新理解并探寻家纺图案现代设计新的方法,赋予图案新的的内涵和审美,将中国的图案打上“中国”烙印。
对传统图形的传承与创新也就是在传统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为其注入新的内涵,使其显现出新的功能、新的意义,成为具有新的审美或实用价值的形态。不是对其进行照抄照搬,而是进行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创造性运用。把传统图形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同时也体现民族特性。
现代纺织品图案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合与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传承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能深层次地理解内在的意蕴,转化成设计师内在的修养,在作品中自然地流露。融合传统与经典的设计样式和造型手法,真正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那是传统性注入新鲜血液的想法、革新、我们理解自己制造新风格的传统魅力为基础。中国的发展现代性纤维设计的必要,那是设计文化在世界丰富词汇的重要方法。
在以往的纺织品设计中出现了一种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生硬地结合在一起,生搬硬套,结果设计出的作品牵强附会既没有美感也不具有现代流行时尚感。对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的认识流于表面的形式,并没有把传统经典的设计样式和造型手法巧妙并深入的融入到现代纺织品图案设计之中。
西南少数民族装饰图案大都蕴含着深层的象征意义,这些含义不单单是一种观念的外在化体现,同时也寄托了少数民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现代纺织品图案设计中少数民族图案元素的提取运用,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审美意义的外形和色彩,更在于蕴含在这些图形背后的深刻象征意义。这些内涵的所在才使得少数民族传统图形图案得以传承发展。现代人同样对美好事物心存向往,总希望万事如意,岁岁平安。
比如,壮族的图腾“青蛙”的内涵。壮族是有着多种图腾崇拜的民族,除了对始祖母洛甲(姆六甲)以及布洛陀等的崇拜外,壮族人民对龙、鸟、青蛙、牛、大山、森林等也都有着非常虔诚的崇拜,而青蛙崇拜只是多种崇拜之一。
壮族人民认为青蛙是他们的保护物。壮族人民在庆典的时候使用表面饰有青蛙的铜鼓,这从庆典这方面来讲,是为了壮族人民热烈庆祝当季的五谷丰收,而五谷丰收也是由于他们的保护神灵青蛙捉虫护禾的结果。青蛙作为一种图腾符号表达的是壮族人民对丰收的期盼和祝福。
对少数民族传统图案与现代纺织品图案设计的融合与创新,首先就是要搞清楚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的来历以及其代表的意义。也就是说现代纺织品图案设计最应该关注的是少数民族传统图案文化的神韵。现代纺织品图案设计的作品应当把握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不失其神韵,而是以传神取胜,则设计作品才会变得更丰富,更具内涵和时尚性。
由于历史环境、文化背景、宗教习俗、信仰不同等,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代表色。但纵观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色彩,大多为浓郁低沉、强对比和高纯度。靛蓝色和红色为其主要色彩。强烈的对比色往往在黑白、金银、红黑等中性色的配合下使服装显得更加辉煌艳丽且不失浑朴大方的气质。中国民间对蓝色有传统喜爱,发明了蓝印花布、靛蓝蜡染布等。
红色在民间象征喜庆吉祥。结婚穿红色嫁衣、新年贴红色春联挂红色灯笼、燃放红色鞭炮。所以红色在中国是幸福、欢乐、吉利的象征。所以,直到今天,“中国红”、“中国蓝”也成为中国在国际时尚象征的代表色,具有独特的国际标识性。
壮族的服饰色彩主要以青黑色为主要色调。这也与壮族的民族图腾有关。壮族的民族图腾主要有青蛇、青蛙、乌鸦等,此类神兽的颜色均为青黑色。他们认为青色和黑色是一种神圣的颜色,具有驱邪祈福的作用。此外,由于壮族的印染工艺扎染所限制,靛蓝色也是其非常重要也最常见的色彩。
红色。红色是壮族的吉祥色,常常与新婚、新年有关。壮族人民认为红色能够表达出美好的愿望和喜庆的心情。同时,红色也有驱邪除病的含义。
白色。白色是壮族最忌讳的颜色。通常白色用于置办丧事。因此他们认为白色代表着不幸和死亡,是壮族不吉利的颜色。
将传统图形图案再创作的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概括归纳的手法。用简练、概括的方式将自然界和生活中纷繁复杂的自然形象进行艺术归纳和调整,使得纹样的形象更加突出、表达精炼,从而呈现出高度概括又可以反映所描绘事物的形态和神韵特征。②重构组合。把不同风格、形态等的少数民族纹样造型有目的有意味的重新组合在一起,从而进一步丰富图案造型的语言表达和艺术想象力。现代大部分家纺图案设计的许多作品也成功的借鉴了这种艺术变化手法,从而使得所创作出的画面达到全新的令人满意的效果。③抽象夸张。将具有典型特征的元素通过提取或错位叠加的手法进行有创意的夸张变形,组成一个具有全新审美意味的图形图案,使其更加具有艺术感染效果。
中国传统图案艺术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和璀璨夺目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中国的传统艺术独特的文化特色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东方魅力。只有深刻发掘探究传统纹样元素的内质,才能更恰当地继承和创新经典。深刻发掘和总结传统图案中的形式美、色彩美和图案艺术变化手法且妥善运用到现代家纺图案设计中,就能开拓出更广域的创意思路,以进一步推动现代家纺图案设计文化的发展。
[1]赵雨思.当代家居用品与中国传统图案在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应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和能力,学生在建构式课堂中成为教学的主角,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通过设计重大的任务或问题以引导学习和支撑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主体,教学成为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建构课堂教学,在教学宗旨确定为“以学生为主导”的前提下,引入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升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本文中,笔者通过自身的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实践,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以“设计案例,任务跟进”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建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设计案例”进行教学,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的本质是教师让学生进入设计的教学情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任务跟进”则是把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具象成一个典型性工作任务,教师对学生完成此任务没有给出特定的解决之道,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利用所学技能和知识解决问题。这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相吻合,也与当今中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思路是一致的,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这种“设计案例,任务跟进”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是非常适合中职计算机教学的。
案例教学法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首要因素是案例的选择。精心选择的案例应该具有典型代表性,能够反映所学的知识点,适合学生学情,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必定会有一个选择案例的过程,那么教师选择案例的原则,必须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来决定,由此考量所选择的这一案例,是否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是否能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探索,是否能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所选择的案例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
选择一个好的案例对教授计算机应用课程尤其重要。我们知道,计算机应用操作课程,主要目标是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各类操作的综合应用,并能利用所学习的的操作技巧解决问题,以提高综合操作技能。但是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学生机械地跟随教师的教学过程一个个操作学下来,学生学到的操作是分散的,没有关联的,经常学到后面忘了前面,最终整个课程学下来,可能还是什么都不会做。而一个好的案例,可以融合多种操作技巧来解决学生在此案例中将要完成的任务,由此给学生强烈的印象,在今后职业生涯中碰到类似问题,他就可以举一反三,很快拿出解决方案。以下为笔者选择的案例之一:在学生上中职校第一个学期,临近元旦,学生已学习了Word相关的一些操作,如文字处理、文本框处理、艺术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图象处理等,作为案例的主体――学生本人BG皇冠体育,假设已处在工作岗位上,在此情境下,请为你的上司、同事、亲人、朋友分别用Word所学操作技巧设计一张贺年卡,利用网络通讯手段发出去,学生必须自行设计贺卡的内容、风格、发送方式等,形成一个执行方案再到电脑上实现这一方案。这个案例,它有情境――节日,有任务――设计及发送贺卡,有角色――学生及与之有关联的人,学生在完成此案例任务时就会对相关的操作技巧融会贯通,由此来达到教学要求的综合技能提升的目的。
“设计案例,任务跟进”模式中的第二步就是“任务跟进”,在案例中给学生安排好一个典型性工作任务(即问题),是一个案例教学成功取得良好课堂效果的关键因素。一个好的案例,既要吸引学生进入教师设计的情境中,更要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在这个案例中的角色,即为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旁观者。有一些教师在设计案例时,案例选择得当,对案例的情境、环节、问题设计都堪称完美,甚至自己亲力亲为一步步把问题解决过程展示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按设置好的步骤做,这类案例教学中,学生沦为旁观者和模仿者,最终完成的作品是他已经从老师那了解的结果,实际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提升综合能力方面不能达到最好的目的。要在一个案例中设计好典型性工作任务(问题。